在重庆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四川精蛟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张蜜说,过去需专门派人去成都,办完至少得一周时间。
扣非后净利润3.95万亿元,同比增长3%。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在全球经济和外贸增长动能下滑的情况下,实现海外业务收入3.4万亿元,同比增长19.2%,展现较强韧性。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81.87亿元,48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过50%。其中,107家公司投入超10亿元,中兴通讯、比亚迪、宁德时代和TCL科技等6家公司投入超100亿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一方面,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速,三大运营商移动用户5G渗透率突破60%,云业务收入均实现同比翻倍增长,为产业数字化提供技术保障。
整体业绩平稳增长上市公司作为实体经济的领头雁,其业绩反映出经济发展态势。沪市主板三大通信运营公司以5G基站为基点,辐射了从系统设备到手机芯片再到终端设备的、具备完整性和竞争力的本土移动通信产业链,合计净利润增速12%在四川邻水县高滩镇便民服务中心,重庆渝北区居民刘鑫宇夫妇为刚满月的孩子快捷办理户口手续
在朋友提醒下,仲宪昌来到住所附近的重庆市南岸区社保中心川渝通办服务窗口,提交了身份证等信息,仅用1分钟便完成补办手续,坐等社保卡邮寄上门。前不久,在重庆市工作的四川省遂宁市居民仲宪昌申办社保事项,发现自己的社保卡遗失,回遂宁补办,来回至少大半天,耽误事呢。如今,川渝两地建立市场准入异地同标便利化准入机制,公司免去了两地奔波的麻烦,省时省事省心。过去,在川渝两地办理同一桩事项,所需材料、办理时限等有所不同。
企业办事员不必带着公章、纸质材料外出,线上上传文件就能加盖电子印章……此外,居住证、不动产登记证明、食品经营许可证等34项电子证照将实现川渝亮证互认。目前,已实现公安、人社、交通和自然资源等44个部门317类数据资源的落地共享,渝快办天府通办平台累计归集电子证照数据1.7亿条。
在重庆市图书馆,四川居民可轻松入馆借阅……受益于川渝通办,重庆、四川两地居民获得感提升。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邓远峰表示,川渝两地协同配合,聚焦经营主体发展、百姓办事的堵点和难点,着力打破行政壁垒、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水平,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会议要求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在重庆开州区,四川达州市居民异地医保事项一站式办理。异地办理营业执照,从提交手续到领取执照,只花了两小时。在外住酒店,使用电子身份证就能办理入住手续。
3年多来,重庆牢记总书记嘱托,优化公共服务,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截至2022年底,川渝两地累计办件量(含查询访问类)超过1300万件次,日均近2万件次,让企业和群众享受到更多便利,有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电子证照让两地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遇到执法检查,打开手机就能展示电子驾照。川渝两地着力推进系统联通和数据共享,推动渝快办平台、天府通办平台与国家部委业务系统联通,打通数据共享通道,实施更多场景电子化应用。
从民生事项到经济领域,川渝通办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在重庆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四川精蛟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张蜜说,过去需专门派人去成都,办完至少得一周时间。在四川邻水县高滩镇便民服务中心,重庆渝北区居民刘鑫宇夫妇为刚满月的孩子快捷办理户口手续。政府多用心,企业和群众更省心。2021年4月,川渝两省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政务服务川渝通办工作规程,规范通办流程、申请材料、办理时限等标准,企业和群众进一扇门即可办两地事。携手四川,重庆在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基础上推动川渝通办,先后发布3批次共311项川渝通办事项清单,推动同一便民事项在川渝两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行政审批结果互认。
自川渝两地推动市场准入异地同标以来,累计有4.63万个经营主体往来川渝兴办企业,两地营业执照互办互发实现一日办结非化石能源发电技术走在前列。
具体看,太阳能发电、核电、风电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77.6%、53.5%、15%。据国家能源局介绍,下一步要持续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绿色转型,加快主体能源由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转变,力争未来五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
我国风电、光伏关键零部件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70%,百万千瓦级水电机组建造能力领跑全球,核电形成了自主品牌的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等三代大型先进压水堆技术。一季度,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1264亿元,同比增长55.2%,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1140亿元,同比增长62.8%,占电源投资的比重达到90.2%。
1—2月,全国光伏多晶硅、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60%,晶硅电池产品出口同比增长超过156%。数据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制图:沈亦伶数据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制图:沈亦伶本报北京5月7日电 (记者丁怡婷)内蒙古鄂尔多斯,全球最大规模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正忙。到2035年,新增电量80%来自非化石能源发电。具体看,水电4.2亿千瓦,核电5676万千瓦,并网风电3.76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4.3亿千瓦,形成了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
福建福清,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通过竣工验收。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3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6.2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3.3亿千瓦,同比增长15.9%,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50.5%,首次超过50%。
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较快增长。海南文昌海域,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完成海上安装……今年以来,一批非化石能源项目加速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较快增长。数据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制图:沈亦伶数据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制图:沈亦伶本报北京5月7日电 (记者丁怡婷)内蒙古鄂尔多斯,全球最大规模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正忙。
福建福清,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具体看,水电4.2亿千瓦,核电5676万千瓦,并网风电3.76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4.3亿千瓦,形成了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一季度,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1264亿元,同比增长55.2%,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1140亿元,同比增长62.8%,占电源投资的比重达到90.2%。我国风电、光伏关键零部件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70%,百万千瓦级水电机组建造能力领跑全球,核电形成了自主品牌的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等三代大型先进压水堆技术。
海南文昌海域,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完成海上安装……今年以来,一批非化石能源项目加速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1—2月,全国光伏多晶硅、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60%,晶硅电池产品出口同比增长超过156%。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3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6.2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3.3亿千瓦,同比增长15.9%,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50.5%,首次超过50%。非化石能源发电技术走在前列。
具体看,太阳能发电、核电、风电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77.6%、53.5%、15%。到2035年,新增电量80%来自非化石能源发电。